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理论专著、科研成果论文、科学实验新方法、新材料、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新的动物品系的培育和应用以及实验动物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科学论述。读者对象:农牧渔业、医学、药学、环保、生物、体育、国防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以及有关的生产者、大专院校学生等。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8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822/R
邮发代号: 82-9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1-7856
- 国内刊号:11-48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何首乌致大鼠肾损伤及对肾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在常规剂量下使用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水煎液、醇提液、配方颗粒对大鼠肾脏的损伤情况及对肾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雌雄各半,分别按照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CG)、生首乌水提组(SW组)、制首乌水提组(ZW组)、生首乌醇提组(SA组)、制首乌醇提组(ZA组)、生首乌配方颗粒组(SK组)、制首乌配方颗粒组(ZK组).其中正常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液灌胃[生药......
作者:李贺芝;段思明;王茜;刘阳 刊期: 2018- 05
-
树鼩副粘病毒(TPMV)PCR 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目的建立树鼩副粘病毒(Tupaiaparamyxovirus,TPMV)PCR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TPMV基因组序列,选择8231bp~8720bp区域人工合成一段DNA序列并转入质粒中,作为阳性标准质粒.根据TPMV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考察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应用于60份树鼩呼吸道咽拭子cDNA及12份树鼩肺组织cDNA的检测中.结果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
作者:王淑菁;付瑞;李晓波;王吉;贺争鸣;岳秉飞 刊期: 2018- 05
-
基于树突状细胞激活建立皮肤致敏的体外方法
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是由外源化合物引起的多种细胞共同参与的IV型迟发变态反应,传统动物实验选用豚鼠或小鼠.随着皮肤致敏有害结局通路(AOP)研究的深入,为基于分子起始事件和关键事件的替代方法开发提供了思路.树突状细胞(DC)激活在AOP通路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基于DC开发了多项替代方法,有的方法经过验证已被列入测试指南.本文从树突细胞的筛选,检测参数的特征,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对......
作者:陈健;柯逸晖;陈彧;谈伟君;程树军 刊期: 2018- 05
-
中国地鼠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地鼠是我国具有研究价值的特色实验动物资源,在医学、遗传学和生物制药等研究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地鼠生物学特性被发现,目前建立了诸多的中国地鼠模型.本文对中国地鼠的开发研究过程及其在分类学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概述.......
作者:常凯;高继萍;刘茂林;宋国华 刊期: 2018- 05
-
C57BL/6 小鼠尾静脉四种穿刺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究C57BL/6小鼠不同尾静脉注射方法的差异,为小鼠尾静脉注射提供更为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基础实验依据.方法将32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白炽灯烘烤法组、三头线法组和联合应用法组.选择穿刺小鼠左侧或右侧外周静脉进行取血,记录各组穿刺成功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白炽灯烘烤法组、三头线法组和联合应用法组穿刺......
作者:温军业;范晓燕;何东伟;张万星;黄书静;张宇龙 刊期: 2018- 05
-
多参数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评估恒河猴急性脑梗死血栓-溶栓模型
目的使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对非人灵长类动物(nonhumanprimates,NHPs)急性脑梗死血栓-溶栓模型进行评价.方法8只成年雄性恒河猴,年龄(8.2±1.2)岁,体重(9.4±1.0)kg,随机分为梗死组(n=4)和溶栓组(n=4),采用恒河猴自体血栓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作者:张默;吴迪;何小夺;齐志刚;李坤成;陈健 刊期: 2018- 05
-
3D 细胞培养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
2D细胞培养的细胞在体外环境下随着增生会逐渐丧失原来的性状;动物模型实验繁琐,价格昂贵;而3D细胞培养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动物模型和2D细胞模型的缺陷,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2014年数据报道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在5.14%,我国AD患者2016年已达800万,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对AD的研究一直是热点及难点.本文将简单介绍2D细胞培......
作者:康美美;王蓉 刊期: 2018- 05
-
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大鼠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中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pressorelementsilencingtranscriptionfactor,REST)表达变化.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癫痫模型2h组(EP-2h组)、癫痫模型14d组(EP-14d组)和癫痫模型35d组(EP-35d组);癫痫采用杏仁核快速电点燃刺激法建立大鼠癫痫模型,癫痫模型成功......
作者:呼奶英;于佳田;别会杰;王德广 刊期: 2018- 05
-
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非人灵长类动物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
由于多项转化研究的失败,卒中治疗专业委员会建议,应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局部脑缺血模型上进行临床前研究.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局部脑缺血模型与人类卒中发病过程一致,而且还可以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因此是模拟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与治疗过程的佳动物模型.目前研究采用多种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模型,结果也不一致,本文将对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总结,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和潜在应用进行分析.此外,本文还根据......
作者:吴迪;何小夺;陈健;丁玉川 刊期: 2018- 05
-
帕金森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现多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典型特征是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神经元丧失以及多巴胺缺乏相关的典型帕金森运动特征.动物模型在阐明PD的发病机制、测试新的治疗方案及药物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啮齿类动物、树鼩和灵长类动物等采用不同造模方法所建立的PD动物模型都拥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所表现出的临床特征和病理机制与......
作者:张志成;袁圆;王璇;宋庆凯;代解杰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桥家兔模型的建立
- 2 补阳还五汤口服和药浴对损伤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 3 实验动物设施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问题及对策
- 4 反复低剂量链脲佐菌素与四氧嘧啶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比较及其胸腺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 5 冠心宁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6 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多发性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7 BALB/cA-nu 小鼠主要脏器参数、血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细胞的测定
- 8 灵长类动物感染犬瘟热
- 9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恒河猴适应株耐9-(2-磷酸甲氧丙基)腺嘌呤(PMPA)突变位点筛查
- 10 实验用小型猪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 11 足底电击应激时程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 12 复方亚甲蓝注射液浸润麻醉对小鼠痛阈的影响
- 13 新西兰兔髂动脉血管球囊导管损伤后内膜肥厚模型的建立
- 14 S180肉瘤细胞腹水涂片的三种染色方法比较
- 15 融水小型猪剖检程序以及主要脏器自发性病变组织学观察
- 16 《比较医学》双语教学方式的探讨
- 17 西藏小型猪 GH 基因部分序列的 SNP 分析
- 18 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参与调控HEK293T细胞自噬作用的初步研究
- 19 London/Swedish双突变APP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 20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改良及影像学评价